邵宇: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是房地产业能否软着陆
文/金砖财经 新商业主编 魏亚琴
三年抗疫,面对全球疫情冲击和三重压力,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实现了增长。2023年,“着力扩大内需”被摆在了经济工作的首位,未来中国将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近年来,金融支持稳地产的力度持续升级,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背后又有何深意?
近日,“新一代海派经济学家领军人物”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金砖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消费复苏是2023年明显且明确的方向,但经济是个有机体,复苏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固本培元。未来,消费将在较为漫长时间的整个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取决于房地产行业能否软着陆,房地产和城市化都可能是一个经济体一次性的买卖,不能加速透支。”
以下为采访实录:
《金砖财经》: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增长,大家也对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也非常期待。您认为在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经济的全面复苏需要哪些条件?应如何发力应对过去一年经济运行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
邵宇:我们刚刚走出疫情的影响,GDP在去年的基础上会有新的增长,今年GDP预期大概在5左右,基数提升大概两个点。想有更多作为,需要有一些政策支持。但在这块大家也是有分歧:一方面各地政府主要思路是财政刺激,近期信贷创新高了,大家都觉得在强劲的货币政策刺激下,经济运行会更高效。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经济是个有机体,复苏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固本培元。不是一定要多么强力的刺激,因为每次强烈刺激之后,都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2015年、2018年。所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增加信心和稳定预期,两者并不矛盾。
过去一年的堵点和难点,主要是过去疫情封控下使得原来一些线下的经济活动场景受损,包括餐饮、旅游、消费、地铁。目前尽管有恢复,但大部分还未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过去三年就是在这些方面形成了一些堵点,需要慢慢恢复。难点是疫情中断了供应链,特别是中国和全球的交往。今年大家对外需的预期不是特别高,因为今年整个全球的经济运行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稳定外资、外贸特别重要,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到外部去招商但情况一般,主要因为这是一个大的全球背景下的变化,所以稳定内外资的预期是一样的。
过去几年,由于疫情原因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传统的民营资本比较集中的一些行业。举个例子,最近我问网约车司机觉得市场恢复如何,对方说差不多了,但如果以前5小时赚500块,现在需要10小时才行,因为有时接不到单。也就是说,消费者的信心还没有完全修复。不过,2023年中国经济会温和复苏,消费复苏是明显且明确的方向。未来,消费将在较为漫长时间的整个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金砖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促消费、稳投资将是今年的重点任务。如何看待2023年消费和投资形势?
邵宇:出口、投资、消费,从国内经济需求我们主要看投资和消费。在中国,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类目众多,买房所拉动的消费和投资是最大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取决于房地产行业能否软着陆。最近看到一些超级城市的房产中介开始活跃起来了,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应该还有一些结构性的增量市场还是可以博弈。
《金砖财经》:2022年以来金融支持稳地产的力度持续升级。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强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何深意?
邵宇:很多人认为,三道红线及贷款集中制,限制了房地产企业表内融资能力,但实际上目前整个房地产的困境,如房价高、一线城市居民杠杆过高,房地产公司负债过高等。事实上源自于上一轮刺激所带来的的货币投放以及低线城市居民快速的加杠杆等导致投资透支,现在强烈收缩打掉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主要就是想稳住房价和杠杆。房地产和城市化都可能是一个经济体一次性的买卖,十年的生意不能三年内就加杠杆消耗完,太快地对房地产进行透支消耗是不正确的。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一个结构性特征,所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与销售额和去年持平就很好,市场需要点时间去修复,因为去年整个房地产板块相对于GDP的贡献是负增长,今年回正也不错了。
《金砖财经》:1月金融数据出炉后,市场期待的信贷“开门红”终于落地。新增贷款达到4.9万亿的历史高位,您如何分析1月信贷“开门红”的原因?
邵宇:我最近有提到,信贷凶猛,货币更多,但居民加杠杆还是相当谨慎,地产有待软着陆。1月放款房贷,是银行业务最忙的时候,总量的确是创新高了。不过还是回到房地产能否软着陆,因为房子没人消化,那么多钱都放在前面,可能会成为坏账。
《金砖财经》:近期,多城因房贷利率下调引发一波提前还贷潮,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您如何看待信贷数据的后续走势?
邵宇:现在还贷趋势还是比较明显,大部分居民都比较会算账,比如一种是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想要结清欠款。一种是再融资降低成本,比如以前5个点融的,现在降到3个点。还有一种是投资空间太小,原来银行收4-5个点利息,现在做投资每年都不能涨4-5点,资金成本很大那么就不如结清。这是一个理性的计算,所以还是取决于房地产能不能稳住。我们认为人口流入超级一线城市是可以稳住,但是其他地方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金砖财经》: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您看来,2023年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多大?今年进一步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
邵宇:事实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直挺稳健,那么如何去判断“稳”呢?我们通过货币供应的增速与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之间的增速形成一个大致匹配的关系,从而来确定是不是稳健的关系。2020年,M2增速大概在11%,经济增长大概在3%,中间冗余的流动性大概是8个点。2021年,我去参加总理座谈会,当时提的第一件事情是:今年经济增长会反弹,货币政策如果继续保持2020年的节奏,那么可能这8个点会被迅速压缩掉。后来证明其实2020年是偏高的,所以2021年是有两次降准,加上结构性宽松。去年货币相对较高,大概在11%-12%,但遭遇股债双杀,大概率是风险偏好的情绪问题,而不是因为流动性。今年流动性宽松还有多大?一季度放贷,说明市场是不缺钱的,关键是如何将钱引到经济增长或者资产价格上去,也就是说如何将一块钱的货币变得更有效。我认为总量空间是够的,就是结构上能否引导到消费,引导到转型所需的投资比如三农、绿色转型或者相对薄弱的环节上去。
降准主要是看M2,刚刚降了半次,目前看来效果没那么明显。关于降息,房贷这块还是受美联储影响,今年美联储还会加,但不会像去年那么激进,所以降息是有一定空间的。
商务合作:赵小姐18616559051
或 添加微信 bobo77770
- 2024-08-07
- 2024-07-31
- 2024-07-26
- 2024-07-24
- 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