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达建:医疗器械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将重塑全球格局
2023大健康行业该怎么投?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中国第一批风险投资人,拥有20多年丰富经验的股权投资老将,高特佳创始人、远创资本董事长蔡达建最有发言权。在近日“2023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中,蔡达建表示,投资行业目前已呈现非常清晰的专业化趋势,大健康投资领域依旧看好医疗器械领域,头部企业正在成为中国在世界医疗制造中最好的样本。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由金砖财经进行整理:
1993年我南下深圳在国泰君安从事证券行业,2000年成为中国第一批风险投资人。在创办了高特佳后与医疗行业逐步结缘。2012年,我在投资行业提出主题投资的思路,这种思路成为后来整个行业的大趋势,目前整个投资行业已经呈现出非常清晰的专业化趋势。
重新梳理了下过去的投资案例,希望通过过往案例分析大健康投资领域的发展趋势。
生物药我们投资了博雅生物、复宏汉霖、中国抗体、康方生物等。血液制品行业相对比较成熟,从临床来看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血液制品板块仍然是药品中非常重要的细分。2015年国改后抗体药成为国内大健康投资领域非常重要的细分。总体来说横向对比,在生物医药方面我们有幸投资了2010年那一批回国专家创办的企业。
化药板块投资时间基本在2015年之前,这其实侧面反映了国家在药品板块快速地进步。随着2015年药品改革,过去的药品标准很快就过时了,仿制药成为过去式。所以2015年后,在这个产业链绝大部分仿制药厂家遇到困境。
中药板块我们一直有关注,但是坦率来讲中药领域可以选择的标的比较少。
总结来说,药品投资市场的变化相对较快,政策变化对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若企业不能紧跟变化,非常可能被淘汰。相比而言,在我投资生涯里,医疗器械没有药板块多,但也把握住了行业的发展机会,我们成为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国内两大医疗器械龙头的主要投资人,特别是迈瑞医疗,这家公司在去美国纽交所之前我们就是他的投资人。
IVD板块布局相对集中,特别是这轮新冠疫情刺激了该领域企业快速发展。医疗服务板块,作为市场化的医疗投资机构我们更多地把医疗服务的投资集中在妇儿和医美领域的头部企业,但从这三个板块对比来看,依旧认为医疗器械呈现了更好的投资效果,下面主要分析下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具有产业化路径清晰的特点,企业不断迭代技术升级产品,产业的确定性比较高,可以长期关注和布局。但在国内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在相对较低的状态,包括在各个层面上国产的医疗器械和耗材未能在医院端占据主导地位,有些细分市场占有率甚至只有20%。但是这个行业的技术是在不断地积累、拔高,有大量潜力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
药品则与医疗器械呈现不同的产业特点,医药领域高风险高收益,会产生非常重磅的品种,新锐公司研发出重磅药也可以颠覆整个格局,破局可能性相对于器械而言会更大,呈现颠覆式创新特点。
而医疗器械单品空间相对有限,产品需求多样,有持续提升改造的空间,有些产品壁垒较低,有些壁垒较高,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科室都需要做相应的研究和细分,呈现渐进式创新特点。
那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地理解临床端的科研和临床转化需要?
具体来看,综合医疗设备包括CT、PETCT、MR国内做了很多年,起步很早,但市场占有率还是非常低。近两年因为联影的崛起打破了这个格局,投资这家公司时估值很高处于亏损状态,现在看来投资人对于医疗器械长线成长的信心还是要坚持。IVD从行业门槛来看比大型设备要低一些,尽管这块起步并不是最早的,但是从整个市场表现来看已处于更加领先的阶段,在临床端的占有率接近50%。高值医用耗材板块涉及更多微创介入,这是未来临床医疗、临床手术的发展方向,里面有非常多创新点,其中心脏支架基本已经完成进口替代。其实医疗器械在各个阶段都还有持续创新的机会,我们所讲的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将技术推到最前端,而是把已有的东西做到更好,让临床有更好的效果,节省人力和带来更好的患者体验。
在外部政策和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联合驱动下,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程度将会进入加速阶段。
首先,目前公立医院建设明确要求要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如果国产设备能够满足要求必须要有一定配比。其次,带量采购。医疗器械行业从八九十年代开始做,到现在依旧有很大空间。近两年,大量海外人才回国以及国内对重点零部件的长期坚持和攻克,比如大设备、球管和高压发生器、探测器等,过去都要依赖国外配套,现在这些配套零部件在逐步完善。我们对产业链的完善,对设备的性能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在上中下游都将会带来很大的投资机会。
相对于医药行业,国内医疗器械国际化水平会更高。在全球格局中,未来甚至会形成欧美先进的医疗器械公司和中国为代表的高性能低成本的医疗器械两大阵营,一些领先的头部公司已体现出非常好的国际化水平。新冠疫情下,国产器械凭借可靠的供应和质量,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比如迈瑞医疗,出口已经做到相当规模了。
国内影像设备进步比较明显,目前CT、MR国产化率相对较高。国内企业在高压发生器、球管、探测器等上游部件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2022年全国CT招采量排名中联影医疗排名第二。总体来说CT领域存在非常长的国产替代的趋势。我们看好这个细分领域的机会,未来还会有类似规模的公司来跟联影组成中国大影像集团军来改变整个行业。MR板块基本类似,整体表现还在提升中,我们很看好大影像,国内品牌会成为市场的主流。IVD板块头部公司格局已经形成,该板块未来寻求颠覆性机会相对较难,更需要长期价值主义投资。新冠期间,IVD行业急剧扩容,普遍采取大而全的发展战略,企业纷纷进行投资和并购。
微创、介入是手术发展的趋势,相关器械是创新、创业和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从医疗的发展趋势来看,微创介入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在介入治疗领域呈现出非常多的创新机会。在中国起步较早的冠脉领域,国内已取得较快的发展,集采后,价格从万元降到百元占有率得到大幅提高。但介入领域依旧面临很多现实性困难,比如临床结合时创新较少,同质化非常严重。因此有一些早期投资机会,但风险也相对较大。
在瓣膜领域,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已有了很高的水准,但产业端还未呈现出非常好的表现。电生理消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快速性心率失常。国内领先企业均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不过近年也涌现了一批创新企业。国内IVUS市场仍然由进口产品绝对主导,包括波士顿科学、飞利浦。国内厂商的IVUS产品在2022年逐渐实现获批上市,将进入迅速放量时期。
内镜是一个很大的领域,这个行业有点类似于IVD,过去我们对这个行业没有太重视,总觉得做不好。但是现在国内内镜企业在多年积累后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这些公司会成为中国未来国内替代和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一个先头部队,会成为中国在世界上体现中国医疗制造最好的样本。
我认为投资机构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把社会资源、企业家资源、资本资源整合到一起,真正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并且最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我想经济效果这件事最终还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经济来带动成果转化,最终形成更好的社会效益。
商务合作:赵小姐18616559051
或 添加微信 bobo77770